基于地理围栏的煤矿安全生产管控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
本方案针对井工煤矿设计实时地理围栏管控系统,通过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室内三维定位技术和流式计算框架,解决煤矿定位坐标系不统一、三维定位精度不足、海量数据实时处理难等技术难点,该系统在神东煤炭集团石圪台煤矿应用后,显著提升作业区域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事故,具有广泛推广潜力 。
二、方案和成效
一是构建井工煤矿地上地下一体化坐标系统,通过在地面与井下设置同名控制点,利用北斗定位系统与井下定位系统进行联合测量,将地面高精度大地坐标系精准引入井下,成功解决煤矿地上地下定位坐标系不统一的行业难题,实现数据互通互用;
二是创新采用上行定位计算流程,在矿区地面布设高性能位置解算服务器,结合边缘计算技术,实时为井下定位终端赋予精确的煤层深度信息,实现井下分层定位,使高程定位精度从 1 米提升至 0.3 米以内,大幅提升定位准确性;
三是利用事件驱动架构与 Flink 分布式计算框架,构建近实时地理围栏管控系统,该系统具备每秒处理 10 万 + 条定位数据的能力,可满足煤矿海量定位数据实时处理与安全监管需求,在神东煤炭集团石圪台煤矿试点应用中,成功实现人员越界预警、设备违规移动监控等多项关键监管业务,使作业区域安全事故发生率下降 70% 。
三、创新点
一是实现地上地下定位系统的深度融合与统一,通过同名点坐标转换技术,消除地面北斗定位与井下定位系统的坐标系差异,实现两者数据的无缝融合与统一管理,为煤矿安全管控提供完整连贯的位置数据支撑;
二是创新研发井工煤矿分层定位方法,突破传统井下定位仅能实现平面定位、高程精度不足的技术难题,通过精准赋予煤层深度信息,避免不同煤层、不同水平之间的地理围栏误报问题,使定位准确性提升 60%;
三是构建基于事件驱动与流式计算的实时地理围栏管控模式,替代传统事后数据处理模式,实现对人员、设备违规行为的实时识别、即时告警与快速处置,将安全隐患响应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极大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