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斗+大数据”的输电线路防吊车外破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

       输电线路分布广泛,传统监控方式存在盲区多、响应滞后等问题,工程车辆作业难以实时精准管控,外破风险防控压力巨大。针对上述行业痛点,大有时空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与时空大数据平台,构建了输电线路防外破数字化智能防控体系,显著提升了外破风险事前预警和精准防控能力。

    二、方案和成效

       一是构建“端-边-云”协同的智能防控架构。在工程车辆加装集成北斗高精度定位模组的智能车载终端,实时采集车辆位置、姿态及状态数据,结合加密回传与边缘计算,实现厘米级轨迹追踪与安全距离分级预警。系统通过时空信息云平台对车辆轨迹、线路风险点等多维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形成“车辆—线路—风险区”一图统览。

       二是建立分级预警与联动处置机制。依据不同电压等级线路划定动态电子围栏,建立“红黄蓝”三色安全距离预警模型,实现风险自动判别、分层推送和多端联动。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多地电网公司,工程车辆违规行为识别准确率超98%,外破事件发生率降低约40%,现场人工巡检投入减少20%。

       三是实现规模化应用与显著经济效益。系统已在全国多个省级电网部署,累计监测线路超5000公里,成功预警外破风险数百起。近三年相关产品与服务合同总额达2.1亿元,新增利润超8000万元,为输电通道安全管控数字化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

    三、创新点

       一是高精度定位与业务模型深度融合。将自研的北斗差分定位技术与输电防外破业务场景紧密结合,实现对工程车辆行为的高精度感知与安全风险的精准判别,预警准确性与响应速度显著提升,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

       二是构建全流程数字化防控机制。创新“风险可视化—预警分层化—处置协同化”管理模式,通过与物联平台、输电全景平台及移动应用深度集成,实现从风险识别到闭环处置的全程数字化管理,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

       三是打造可扩展的电力物联智能预警样板。依托大有时空全国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及开放平台服务能力,方案具备快速扩展和跨区域复制潜力,已形成适用于电网、交通、建筑等多行业的高可靠性外破防控解决方案,技术成熟度与可靠性获行业高度认可。